印刷品及标签外观检测机
印刷厂如何能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、进而获取合理的利润,其关键还是在于企业本身是否能提供非同质性的特色。例如:独特的新技术和良好、稳定的印刷质量。但独特的新技术和良好、稳定的质量是很难用金钱衡量的,况且在质量方面,要使企业长期拥有良好且持续稳定的总体质量,必须拥有一个合理的、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。
在印刷质量检测方面,欧美及日本等国家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。早在20世纪70年代,就已经有厂商积极致力于采用图像处理系统,对视觉信息数码化,通过电脑实现印刷质量的"看见"和"认知",对印刷品进行高速度、高精度的、实时检测,减少人为的失误,建立统一的、可量化的检验标准。
CCD光学印刷品及标签外观检测机采用智觉光电科技开发的专用软件,利用高清晰度、高速摄像镜头拍摄标准图像,在此基础上设定一定标准;然后拍摄被检测的图像,再将两者进行对比。ccd线性传感器将每一个像素的光量变化转换成电子信号,对比之后只要发现被检测图像与标准图像有不同之处,系统就认为这个被检测图像为不合格品。印刷过程中产生的错误,对电脑来说只是标准图像与被检测图像对比后的不同,如污迹、墨点色差等缺陷都包含在其中。
自动机器检测与人眼检测相比,区别在哪里?以人的目视为例,当我们聚精会神地注视某印刷品时,如果印刷品的对比色比较强烈,则人眼可以发现的、最小的缺陷,是对比色明显、不小于0.3mm的缺陷;但依靠人的能力很难保持持续的、稳定的视觉效果。可是换一种情况,如果是在同一色系的印刷品中寻找缺陷,尤其是在一淡色系中寻找质量缺陷的话,人眼能够发现的缺陷至少需要有20个灰度级差。而自动化的机器则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0.10mm大小的缺陷,即使这种缺陷与标准图像仅有一个灰度级的区别。
我们对被检测的印刷品进行分区,a为最严格检测区——印刷品最重要部分(商标、产品);b为严格检测区——重要部分(产品);c为普通检测区——背景;d为忽略区——隐蔽部分(上胶翼、糊口部分)然后,对每个检测等级进行设定。这一点非常关键,会直接关系到发现缺陷的能力,也直接关系到废品率的多少,所以客户必然会要求设定一个可以接受的、合理的公差范围,包括设定可接受的、缺陷大小的范围公差,可接受的、缺陷灰度公差。